2023-10-19 22:41:55 | 思路网
2023年上海高考安排如下:
2023上海高考考试时间为6月7日、8日、9日。各科目考试时间为:语文6月7日9:00至11:30,数学6月7日15:00至17:00。上海是新高考省份,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
1、上海2023统一高考时间安排
语文6月7日9:00至11:30
数学6月7日15:00至17:00
外语笔试(含听力)6月8日15:00至17:00
外语听说测试6月9日8:00起
2、上海2023等级性考试时间安排
化学科目时间:5月8日9:00-10:00
思想政治科目时间:5月8日13:00-14:00
物理科目时间:5月8日15:30-16:30
历史科目时间:5月9日9:00-10:00
地理科目时间:5月9日13:00-14:00
生物学科目时间:5月9日15:30-16:30
上海新高考总分及各科目分值
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具体分数分布如下:
1、上海大学本科:语、数学、每门外语满分150,无论艺术和科学,考试安排在六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项考试已安排在1月进行,选择成绩较好的一项计入高考总分。3门考生自选的选修科目,每科满分70分。
2、上海职业(专科):语、数学和外语每科150分,无论艺术和科学,总分450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项考试已安排在1月进行,选择成绩较好的一项计入高考总分。
2023上海大学转专业政策如下:
1、转专业报名对象。
除下列情形之外的本科生,均可参加本学年的转专业申请。
休学状态和应退学的、在高考招生时国家或学校有明确规定不得转专业的本科生,包括高水平运动员、保送生等、受到学校违纪等处分且仍未解除的、由其他高校转入的插班生。
2、转专业报名原则。
大一转专业学生按类招生的学生只能申请本大类外的专业,按专业招生的学生可以申请所有专业,大一学生获得学分数不少于学生所在专业一年级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学分的80%,成绩排名在所在类内或专业排名的50%,同时达到转入专业的申请条件。
大二学生获得学分数应达到学生所在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毕业总学分数要求的40%五年制按毕业总要求学分的32%,学生排名在所在专业排名前50%,同时达到转入专业的申请条件。
3、转专业后续工作事宜说明。
获准转专业的学生,自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起到转入学院注册和报到,并按新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读课程,学籍及相关信息将由学校予以变更。获准转专业的学生不得退回原专业。
各院系应指导转入学生妥善制定新的修读计划,及时完成转入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学分认定只作为毕业资格审核的依据,成绩总表不做任何调整。
各院系须将转专业选拔过程中的相关材料如笔试试卷、面试记录、上机考资料等作为教学档案妥善保存。保存期为学制规定的标准修业年限上再加一年。
转专业的好处:
1、兴趣和热情。
转专业可以使你更接近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如果你对原先的专业不够感兴趣或者发现自己对其他领域有更大的兴趣,转专业可以让你更接近你真正喜欢的学科或职业道路。当你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你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并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满足感。
2、适应就业市场。
某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需求更大,而另一些专业则可能竞争激烈或需求较少。通过转专业,你可以选择一个具有更广阔就业机会的领域,增加你就业的可能性。特别是当你发现原先的专业市场前景不佳或者你对其他领域的就业可能性更感兴趣时,转专业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3、技能和知识的补充。
转专业可以带来新的技能和知识。不同的专业培养不同的技能和知识体系,通过转专业,你可以获得在原专业中没有接触到的新知识,并从其他领域的专业课程中学到新技能。这些技能和知识的补充可以增强你的综合能力,使你在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211大学包含上海大学。“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建国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现设有30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设有94个本科专业,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交叉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上海大学拥有国家科技部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共建);国家教育部3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及1个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国际禁毒政策中心等67个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学校现有研究生1802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21人(含预科生63人),成人教育学生19912人。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高校之一。钱伟长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单位。学校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大学重点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
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社会学、世界史、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影学、美术学、社会学
上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基础扎实,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8-2019年、2020-2021年分别获批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孵化基地。近年来,本科生平均境内外深造比例超过四成,毕业生主动服务国家重点行业领域、西部、基层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截至2021年8月31日,我校2021届毕业生总计9322人(其中含608名定向就业研究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4.05%。
上海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趋合理、具有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419人,其中教授774人、副教授106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62人。
现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13人,中科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院士19人;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89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2人,艺术类人才10人,省部级中青年领军人才221人,省部级青年人才120人。上海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2021年,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上海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目前,学校已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42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2603人,来自于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学历生2268人;港澳台学历生64名,交换生8名。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拥有4个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学校建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宝山区人民政府、嘉定区人民政府、静安区人民政府、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嘉善县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内的全面合作。
1999年9月12日举行新校区启用暨开学典礼上海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一体”、延长校区和嘉定校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上海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7.91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10.6万余册;订购纸质报刊1431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81种,含电子刊5.1万余种,电子书749.1万余种。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基础,完成四校区环状光缆互联,推进基于校园物联网、四中心融合和5G校园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了一批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学校正在进行数据治理、数据共享、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实施工作,逐步推进AI+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分步实施学科智能计算服务共享平台,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高效管理、师生服务提供了较完善的一流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上海大学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以来,上海大学已11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201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11月,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19年4月,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2020年11月,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批准,上海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复查合格,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4月,荣获第二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11月,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10月,溯园(上海大学博物馆)获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学校于2007年荣获“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2011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上海政法学院是几本-是985还是211学校?上海政法学院是几本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学校?上海政法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是985还是211院校?上海政法学院是不是野鸡大学?很多同学都很关注这些问题,本文将奉上这些与上海政法学院相关问题的答案。一、上海政法学院是几本?上海政法学院是一本大学。根据上海政法学院2022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批次可知:上海政法学院在山西、广西、四川、安徽、甘肃、陕西、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政策2、2024届高考生还能复读吗?3、2024年高考新政策2024年高考政策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2、2024年高考政策3、2024年高考新政策????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2、2024年高考政策3、2024届高考生还能复读吗?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是几本?在全国排名多少名?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上海海事大学是几流大学?值得上吗?上海海事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想必大家在报考上海海事大学之前,都怀有这一系列的疑问。本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整理上海海事大学的招生批次、办学层次以及在全国的排名及认可度怎么样等信息,带领大家全方位了解上海海事大学这所学校!一、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
上海海洋大学是几本-是985还是211学校?上海海洋大学是几本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学校?上海海洋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是985还是211院校?上海海洋大学是不是野鸡大学?很多同学都很关注这些问题,本文将奉上这些与上海海洋大学相关问题的答案。一、上海海洋大学是几本?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本大学。根据上海海洋大学2022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批次可知:上海海洋大学在四川、安徽、贵州、甘肃、广西、陕西、
2023上海大学排名多少位 2023上海大学全国排名多少位 上海大学入选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上海大学排名多少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上海大学排名多少位全国排名大学名称综合评分省市42东北大学59.97辽宁43南京理工大学59.625江苏44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新政策????2、2024年高考新政策3、2024年高考政策2024年高考新政策????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如果今年没有考好,是否建议复读,以下是我的回答:1.考虑自身情况。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还不错,而且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那么即使今年没有考好,也不一定需要复读。但是,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建议评估自身
2023-07-15 21:32:56
2023-05-17 18:06:51
2023-06-15 00:50:29
2023-07-19 13:56:50
2023-06-29 08:15:05
2023-08-09 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