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05:33:09 | 思路网
现在高考实行了 异地高考 政策,高考户口不在本地也可以参加考试上大学,只要符合异地高考条件就可以在外地参加高考。
异地高考政策规定:
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学习的人员,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考生可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 户籍所在地 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借考。经同意后,可在考生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负责。
子女在非户籍地就读普通高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该省报名参加高考:
父亲或母亲在该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及住所;
父亲或母亲持有该省 居住证 ,并持续三年及以上;
随迁子女 在该省参加过中考;
随迁子女具有该省高中阶段学校三年完整学籍;
拟在该省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需提供证明其父亲或母亲在该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持有该省居住证有效期以及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统一为高考录取结束前。
思路网(https://www.sldunt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没有北京户口的学生能在北京高考吗的相关内容。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62号)精神,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在北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我没有学籍没有高中毕业证能参加高考么。因为是在家里请的老师,所以想报考北京大学可以么。能收么能报么你这种情况是暂时不能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名高考的。按照规定,社会考生报考高考的条件是:高中或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需要你持有高中,中专或高职的毕业证书方可办理报名手续。不过,你高二休学回家是不会没有学藉的。你可以问问原学校是否保留了学藉。推荐你仍然以应届生身份参加。北大文科自主招生条件北
非京籍学生如何在北京参加高考非京籍学生在北京参加高考,需要确认北京市高考政策,办理居住证,学籍转入,备战高考,注意政策变化,寻求支持,保持积极心态。1、确认北京市高考政策:首先,了解北京市的高考政策,包括考试科目、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学籍转入:非京籍学生需要将学籍从原籍贯学校转入北京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备战高考:和其他考生一样,非京籍的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复习和备战高考。注意政策
没有北京户口的学生能在北京高考吗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62号)精神,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在北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学生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后,可以参加优秀应届毕业生
央美附中非京籍可以在北京高考吗可以。根据查询教育局官网得知,北京有三所学校可以帮助外地学生在北京以北京考生身份参加高考。这三所学校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北京国际艺术学校。考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就可以变为北京的学籍,央美附中非京籍可以在北京高考的。想进央美是不是很严,高考文化课分很高,艺术要求也是很高。你要学造型?还是学设计?要考造型确实很难,因为很大一部分名额
参加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后,还能高考吗?1.如果确认参加强基计划后不参加考试,将视为自动弃考,不会有进一步的影响。2.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那些有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在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3.该计划主要关注的关键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同时也关注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4.参与强基计划的大学将根据自身特色,安排
外地人在北京上学能考大学吗这是常识问题,户口在哪里就在哪里考。高考移民是被严禁的,只有在北京落户并在北京完成学业才行。北京2010年高考报名资格22日前确认,这是2009年的:一、报名(一)报考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具有本市正式户口。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可
请问如何参加北京的成人考试呀?2006年北京市成人高校招生网上报名办法及流程2006年北京成人高考报名将于2006年8月15日-25日进行,考生先在网上输入考生基本信息及志愿信息、网上交费,然后再到报名确认点,办理报名资格审查、摄像及打印复核单等手续。其中报名时间为8月15日至25日,报名确认时间为9月1日至7日。报名流程如下所示:第一阶段:网上报名第一步: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
北京高考多少人能上清华北大?清华北大各省招收名额如下: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210人。重庆210人;福建190人;江西180人;广西160人;吉林160人;新疆140人;天津160人;贵州14
2024-03-25 18:38:35
2024-01-15 16:19:19
2024-02-07 03:06:56
2024-05-11 22:59:10
2023-12-10 08:06:00
2023-12-24 10:10:18